彩陶是史前重要的文化遗存,反映了中国先民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原始的审美意识。
(资料图片)
而说起彩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其重要标志是绚丽的彩陶。早些年,一些研究者也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彩陶盆(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彩陶之美,自然离不开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纹饰,有人面纹、鱼纹、蛙纹、花瓣纹、舞蹈纹、旋纹、锯齿纹、菱格纹等,不一而足。
从灵动活泼的彩陶装饰纹样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图景。
其中,植物纹饰大多与采集生活有关,表达人们对硕果丰收的渴望;而最早、最频繁使用的鱼纹,则是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抑或是先民的一种图腾崇拜。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杨晓君 摄)
昙石山彩陶
那福建的彩陶又是怎样的呢?
福建彩陶最早发现于距今5000年的昙石山文化中,代表器物有彩绘陶豆、彩陶簋、彩陶壶等。
彩绘陶豆(来源:福建博物院)
彩陶壶(来源:福建博物院)
这一时期的彩陶绘画技法简单,如在环绕器物口沿一周施加宽带状红彩,或是在器身上施加卵点纹或红色陶衣。
彩陶壶的纹饰(来源:福建博物院)
黄瓜山彩陶
距今约4300至3500年,在福建沿海活跃着一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古文化——黄瓜山文化。
其中心区大致在闽东北沿海和闽江下游流域,但在远至闽南沿海也有其踪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黄瓜山遗址,位于宁德市霞浦县南部海岸边一座相对孤立的山丘之上,重要标本共1100多件,大体分为石器、陶器、骨器三类。
但略为遗憾的是,目前出土的彩陶,鲜有完整或可复原器物,留下的多为难以拼对、复原的陶片。
但我们仍然能从这些陶片中,窥探黄瓜山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认知与热爱。
“菱格加点纹”陶片(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三角加点纹”陶片(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三角加点纹”陶片(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仔细观察这些陶片,不难发现,陶片上的纹饰有些共同的元素,都少不了小圆点、线条、三角形与四边形。
这点、线、面要素齐全,呈现出明显的几何特征。
美观而有韵律的点、线、面花纹,是黄瓜山彩陶鲜明的特征,展现了先民对几何元素的偏爱。
而这些规整的几何线条花纹,更是体现了先民非凡的智慧。他们依靠定点连线的方法,勾勒出近似由直尺画出的几何线条花纹。
几何纹饰陶片合集(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同时,相较于早期的昙石山文化,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在纹饰方面有显著不同。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往往遍布器表甚至口沿内侧,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较为具象化的写实纹饰,如花草纹、漩涡纹、水波纹、叶脉纹等。
另一类则是抽象化的几何形纹饰,如三角加点纹、十字纹、斜线纹、云雷纹、折线三角纹、方格纹以及若干种几何纹饰相互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
“折线纹”陶片(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与花草、动物等写实、具象的花纹相比,黄瓜山彩陶更偏爱于以点、线、面为主的抽象花纹。
陶罐口沿外侧花纹(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陶罐口沿内侧花纹(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黄瓜山文化作为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考古学文化,填补了闽江下游地区与闽东地区先秦古文化遗存的空白。
同时,这一时期的彩陶与同时期台湾西海岸遗址出土的彩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彩陶作为黄瓜山文化的载体,在福建沿海和宝岛台湾之间架起了文化桥梁,也让人们不断思考,福建史前海洋文化与南岛语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在闽南地区,也发现了以几何形花纹彩绘为主的彩陶,依然延续了黄瓜山文化的风格,代表性遗址为福建省南靖县石土地公山遗址。
2007年出土于福建省南靖县石土地公山遗址的陶罐,延续黄瓜山文化的几何形线条绘画风格,于陶罐的领部、颈部、肩部都分别有不同的几何形图案,为组合形纹饰。(来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这简和繁、抽象和具体的碰撞,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艺术瑰宝,让我们看到了数千年前的几何之美,也让我们看到了福建先民内心的朴实与纯真,以及对美纯粹的追求。
参考文献:
《中国彩陶与中华美学传统溯源》,芦珊,学习与探索 2022年第4期;
陈星灿主编:《中国出土彩陶全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21年;
《霞浦黄瓜山遗址调查简报》,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文博 1998年第1-2期;
《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文博 1994年第1期;
《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文博 2024年第3期;
《考古发现看福建原始艺术的类型与分期》,吕锦燕,福建文博 2017年第4期。